第十三章:老朱再问策

第十三章:老朱问策

“嘿,李年,咱家就知道你鬼点子多。”

“不,是良策多。”

老朱一听到李年这话,顿时瞌睡都没那么多了。

也不知道为何,这些大臣都想不到的办法,老朱总觉得李年能够做到。

有些时候,不能按照常理想问题,换一个角度,这困难就解决了。

“李年有啥法子,给咱家说说。”

说着老朱就把一旁正拿着折子的李年给拉了过来,拉着他的臂膀,让李年凑近他一些。

李年正拿着折子呢,被老朱这么一拽,差点胳膊都掉了。

这老朱果然是行伍出手,力气可真是比一般人都大。

当然,这也不怪老朱,他确实是太想听李年的法子了,这才有些激动。

他一晚都没睡,李年这一来,就说有办法解决江南税收收不上来的问题,老朱自然很是欣喜。

一旁的太子朱标见此,急忙上前来扶着老朱。

“父皇,您一夜没睡,您就躺在龙椅上休息会儿,让李年边给您讲,您边休息。”

老朱听好大儿这么一说,才真的感觉熬夜伤身体。

这不说,他还真不觉得看了一夜的奏折,这腿都发麻了。

当即让太监给揉了揉,这才恢复了知觉。

“李年,有什么法子,你就给咱好好讲讲,咱听着呢,一会儿咱还得上朝。”

此时奉天殿外,见着老朱还没有来上朝,朝臣们已经开始让太监来催促了。

可这些大臣,哪里知道老朱为了收税的事,可是一夜没睡。

而他们在大殿外,讨论关于自身利益的事情,这让老朱很不爽。

相反,他看着天还没亮,就进京城来给他想法子的李年,心情要舒畅多了。

李年听见外面催促老朱上朝的声音,自然也不敢慢吞吞说话。

“皇上,江南税收一事,其实没您想当这么复杂。”

李年将手里的折子放在案牍上,抱拳对老朱道。

一旁的太子朱标拿着这些关于江南税收的折子,听了李年的话,不禁疑惑道:“李年,父皇说过,这江南一地的税收,牵扯种类甚多,你为何说不复杂?”

听了太子朱标的话,老朱也是点了点头。

说实话,就是因为收税的范围大,种类多,所以这其中,才让那些贪官污吏有所图。

如果那些贪官污吏真想在其中谋求私利的话,其实是很难被发现的。

老朱也想通过增加收税官员的法子,将各类税收项目一一划分,这样就能清楚的知道税收该收多少了。

不过,这个办法虽说有效,但是费力且效率不高。

而且,派出去的收税的官员,一旦多了,他们之间也不乏会产生贪污之人。

这样,收上来的税收,还是要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全国各地,如果各地都增派官员去收税,那这一笔负担,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较好的办法,老朱都想过了。

他现在,就想看看李年这小子,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

李年看了看太子朱标,又看了看老朱,他其实在看完这些折子之后,就已经想到了老朱在税收上遇到的问题。

老朱既不想动用太多的人力,又想把税都收上来,同时还不能伤害到百姓。

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想着李年只是微微一拱手,对老朱道:“皇上,这事很简单,您只需要让贪官去收税便可。”

“又要用贪官?”

老朱和太子朱标一停,两人都不禁同时看向了李年。

要知道,这江南税收收不上来,除了那些大富商谎报之外,其中更不乏有部分官员与他们串联一起谋私。

这要用贪官,税收不是一分都收不上来了吗?

想着,两人望着李年,都投来了疑惑的眼神。

“皇上,没错,这收税的事情,还得贪官来做。”

“为什么?”老朱问道。

“因为贪官必然比皇上您更懂地方的贫与富,一个地方的经济与好坏,没有人比当地的贪官和富绅们更了解了。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敢贪。

一个官员敢贪税收,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所管理的地方每一年的税收有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需要在其中贪一令人难以察觉的一小部分,皇上您如果没有什么证据,是很难查出他贪污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贪官敢贪的原因。

而那些富绅谎报税收,其实也是因为有贪官的庇护。就这样,皇上您不知道地方的真正税收是多少,这些人,不是想抱多少就报多少吗?

尽管皇上您施行严酷的律法,也当斩杀那些贪污的管理以立大明之威。

可就如臣刚才所说,就算那些在您亲自派人监督之下,真正交上的税收,您就能确定其中一定是全部吗?”

“这当然不一定,咱家老家那边,咱可是派人下去亲自收粮税,可是咱家知道,该上的税绝对不止这么点。”

老朱很清楚自己老家那些地方,这么富饶的地方,而且他还特别的招呼,有什么好的资源和国策都给了那里,在这样的条件,税收是不会这么贫瘠的。

“没错,皇上,这一切的原因,都是以内皇上您坐在宫中,不知当地的实际赋税的能力是多少,如果真想让一个地方充足的交够税收,同时又不伤害百姓,办法就只有您亲自前去看着他们交税。”

“但这显然是不肯能的。”

“不过,微臣刚才说的,贪官之所以能贪,是因为他们为了贪,所以必皇上更了解当地的税收。”

“而皇上,您想,如果重用他们去收税,那不是就很清楚了吗?”

听了李年的话,太子朱标好像明白了什么。

“贪官确实比父皇更了解当地税赋情况,让他们去收税,他们肯定会借此疯狂敛财的,不过,他们要是借此压榨百姓可怎么办?”

听着李年的话,太子朱标虽然觉得贪官更懂当地的税赋情况,可也存在着隐患。

老朱也是对太子的话很赞同,要是害了百姓,老朱那是千万不同意的。

“李年,贪官收税,怎能不伤及百姓?要知道,咱家之所以小心谨慎,就是怕收多了增加百姓的负担,这贪官向来牟利,怎能不欺压百姓?”老朱不禁问道。

看着两人的忧虑,李年继续道,“其实,贪官收的税,不仅要远比皇上您收的更合理,而且您大可不必担心害了百姓。”

“因为,贪官只敢谋朝廷的利,却不敢谋百姓的利,若百姓乱了,贪官他还能贪吗?”

......

(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大明毒士我教老朱反向治国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