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商业鬼才

重用奸商之论,老朱自然是看得明白了。

李年之所以说要重用奸商,其实就是看重了奸商庞大的关系网,这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来水,是一件很受益的事情。

是啊,只要有利可图,这些奸商就会如同苍蝇一样,只要有缝隙,他们就会见缝插针。

其中的很多好处,李年都在策论中一一列了出来,老朱看完之后,也是不经大赞一番,连连夸赞李年是一个商业鬼才。

而其中,更令老朱惊喜的一点,那就是,李年除了重用奸商之外,最后提到的一点,自然是也是深得老朱的喜爱。

奸商们,到最后也依然会和那些贪官一样,最后会被惩罚。

这些奸商们,原本他们可能只是从中谋取一点私利,但随着利益的增加,他们肯定会不满于现状,而当这些奸商们一但变成富商之后,那就是老朱下手的时候。

当然,在这期间,这些奸商们,为追逐利益,自然是会让大明的经济得到发展的。

而除此之外,李年还在策论中介绍道,这时候,老朱也可以让奸商们上税,从他们的获利中收取一部分的税收,这样既能充实朝廷的国库,也能让奸商的获取的利益,不过于太大。

因为他们获取的利益越多,所上的税收也就越多,这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大明想要快速发展,利用这些奸商,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

看望李年的整篇策论之后,老朱大为欣喜。

当即命令大臣,解除对于商业的压制,并且对那些奸臣采取先暂时不管的态度,等到大明的经济先发展起来后,在追究他们的责任。

李年的策论,很快就在全国各地推广了起来。

此时,远在青州太子朱标得知了此时之后,也是颇为的欣喜。

他没想到父皇这次竟然同意了商人经商,这让朱标很是意外,当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便急忙带着随从,来将这个消息告诉李年。

此时的李年,整在青州成的街道上,考查着市场的行情。果然如他所料,这种烤红薯阿紫青州城卖得很好,很多人都喜欢。

特别是那些达官贵族的富人,更是红薯喜欢得不得了,纷纷问这种红薯出自哪里,要花大价钱购买。

这次市场调查,李年兵没有摆过多的摊子,他摆的摊子很少,所以卖的红薯很少,但却令他没想到的是,这种红薯刚一出来,就被人卖光了。

看着卖这种红薯也能这么赚钱,一些商家自然也是看上了这份生意,看见李年和一些农民在这里卖,便不禁想上来询问红薯的出处。

见着这么多人想买红薯,王伯克高兴坏了。

种了一辈子地的他,没想到卖红薯也能赚钱,看着李大人,就是一阵由衷的佩服。

实际上,当李年决定要在青州种红薯时,很多老百姓是不相信李年的,因为他们种了一辈子的水稻和麦子,是第一次见这种物品。

虽然当时李年说这种红薯产量高,而且还能卖,但毕竟是陌生的植物,所以当时只有几家种了红薯。

但现在,这些种了红薯农家,仅仅依靠卖红薯的钱,就能买一头牛了,这让其他的人很是羡慕。

要知道,大明时期的牛可是值钱的很,一户农户想要拥有一头牛,几年劳作可能都买不起。

见着这么一个致富的机会,自然是不能放过。

“李大人,这红薯真的是太好卖了,回去之后,我就带领大家伙都种上一些红薯,最为额外的经济来源。”

王伯看着这些来买红薯的商人,激动的对李年道。

“嗯,王伯你回去之后,就让大家都种一点红薯吧,以后青州的红薯,一定会让青州的百姓都富裕起来的。”

李年一边帮老百姓卖着红薯一边对王伯道。

然后,这时太子朱标也来到了市集上,见着太子殿下的到来,众人连忙下跪。

简单的行礼之后,朱标便将李年带到了家茶馆里。

在李年的治理下,青州的繁荣,真不是其他州能比的。

以前,经历旱灾的那段时间,在青州的街道上,别说茶馆了,就连人影都看不到一个。

那时的青州城,可是说是破败不堪。

但经过一番治理,现在的青州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各类餐馆,来来往往的行人,车水马龙,这简直堪比如今的京城了。

喝着茶,朱标才将老朱同意商人经商这一件事情告诉了李年。

“李年,我父皇同意了。他已经下令各州郡县的官员,都来学习青州治理的模式,并且,还在全国推行了你给我的良策,当然,其中最你最后那条重要奸商一策,自然也是被父皇采用了。”

“父皇夸赞你是一个商业鬼才。”

“李年,我现在越来越相信,在你的治理下,咱们大明的经济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太子朱标喝着茶,眼里不经投来了一片赞许的目光。

他没想到,就连他也不能说服父皇发展商业,没想到李年竟然做到了,他现在都有点后悔没有悄悄打开书信看一看,在最后,李年到底给父皇谏了什么样的言,能够让父皇改变心思。

不过,李年没有说,太子朱标也不打算问,只要是能够让大明的百姓都过上安定的生活,他是不会在意李年给父皇的是良策还是毒计的。

想了一下,朱标对着李年道:“对了,李年,父皇让我问你一件事,你好像还没有婚配吧,我父皇有意你的婚姻大事,想给你订一门婚事,不知你有什么想法?”

“皇上要给微臣安排婚事?”

听见这话,李年喝进去的茶水,都差点喷出来。

好在及时憋住,憋了回去。

听见老朱要为自己安排婚事,李年可不觉得是好事。

这到不是说李年认为老朱有什么想法,而是真不知道老朱会给他安排那家的姑娘。

想着这里,李年就不经想到了自己屋里的那四个丫鬟。

在古代,娶妻真就和赌博一样,赌对了,那恭喜你抱的美人归,但要是赌错了,那可就是鸡犬不宁了。

现在,想着自家院里的那几个丫鬟,李年就头都有些大了,要不是他还有些许谋生的手段,就单单凭借老朱发的那点俸禄,他一个九品大小的官吏,不饿死就好的了,哪里还能养得起四个丫鬟。

想着这几个丫鬟,李年是真的以点办法都没有。也不知道当初老朱怎么想的,让吴公公给自己挑的几个丫鬟,都没一个能够洗衣做饭的。

要不是还有几个仆人跟着他,可能他还得亲自照顾这些丫鬟。

不过,好在在他悉心的调教下,现在基本上宅子里的杂事,都不用他操心了。

而至于老朱的要给他订一门婚事,李年不好拒绝,所以就只得和太子朱标说,等青州治理好后,回京城再商议。

朱标看着李年,自然是明白了李年的担忧,不免看向了李年身旁的丫鬟。

心中不禁暗笑,果然李大人还是不近女色啊。

朱标可是很清楚,当初这几个丫鬟,就是他让吴公公挑选的,是用来考验李年的,没想到却让李年这么头疼,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不过,既然李年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为难自己的良臣了,毕竟以后遇见问题,还要靠他出谋划策呢,要是真因为这事儿把自己的良臣给吓跑了,那还真是损失大了。

望着李年,朱标笑道:“那好吧,既然李年你都这么说了,本殿下也只得先提你拖延一阵子,但回京之后,具体怎么办,还得你自己向父皇交代。”

“那就多谢太子殿下了。”

现在,能在青州多待一天就是一天,李年可喜欢青州的生活环境了。

一回到朝中,老朱基本就会拉着他,让他给出坏主意对付这些手下那些不听话的奸臣。

策是提了,计也是出了,老朱的事儿也是解决了。

可是,李年的心却一直是吊着的。

不为啥,因为他自己都很清楚,那些策论,那里是良策,对于别人来说,全是毒计啊。

(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大明毒士我教老朱反向治国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