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小徒弟

“你可醒了!你昨天晚上发高烧了,是我把你背回来的。”

“我知道,”从床上坐起来,我揉了揉头说 “小兄弟,谢谢了。”

“嘿嘿。”

瘦小子挠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小伙子睡醒了,你从哪里来的,快,在喝碗姜茶,身上还没好利索呢。”

“谢谢大姐。”

我端着碗笑道 “大姐,我是外地人,来旅游的,听人说咱们这里是无蚊村。”

大姐笑道 “我看也是,我们村里可没人买的起小汽车。不错,打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就没见过一只蚊子,听老辈人讲,和村里的蟾石有关,说蟾石里住着有蟾神,所以方圆十几里范围内的毒蚊子都不敢靠近。”

“什么啊娘!都什么年代了!你那都是封建迷信思想,我也在村子里长大,怎么没见过蟾神?”

瘦小子神气说 “前年江苏电视台来咱们村了,还来了好几个厉害的专家,我跟着去看了,人专家都破解了咱们村没蚊子的秘密了。”

我盘腿坐在床上,喝了口姜茶问 “哦,是吗,专家怎么说的。”

瘦小子比划道 “我们村都住的高,因为排水沟修的好,所以村里不会积水,没积水自然没死水,没死水,蚊子就生活不了。”

“另外我们这里樟树多,山上到处都是樟树,专家说母蚊子才吸人血,公蚊子都是喝树汁的,樟树汁有驱蚊的作用,公蚊子没吃的都走了,母蚊子自然也不会留在我们村了。”

瘦小子口齿伶俐,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我分析了他讲的原因,反问道 “樟树有一定的驱虫作用,但对蚊子作用不大,不信你看看,哪个牌子的花露水或者蚊香,成分表里有樟树的成分,没有吧?”

“这.....”瘦小子使劲挠头。

“呵呵,”我笑道 “专家说的话也不能盲目听信,你们当地县志上写过,这个地方千年无蚊,县志不会瞎写,照这么想,一千年前,你们村排水沟就修这么好了?”

“我靠!哥你好厉害,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我说当然,就没我不知道的。

吃了早饭,我跑回车里看了眼,看包还在松了口气,结果回来就看到大姐正拿着根棍子,追着瘦小子满院跑。

“别打了!娘!别打我了!我错了!”

瘦小子手中抓着一本破烂厚书,边跑边回头喊。

大姐停下来,手里拿着棍子,气喘吁吁说 “臭....臭小子!有种你别跑,我打不死你!”

“怎么了大姐?”

“嗨,让小兄弟你看笑话了,这臭小子天天不务正业!作业也不写!净看那种破书!”

我第一反应,是瘦小子偷看“黄|书”,被他娘逮住了。

“大姐,孩子不是打出来的,要教育,这种书其实没什么的,你得给她留点儿面子。”

“就是就是,还是大哥说的对。”

瘦小子跑来道 “娘你听听,就你不让我看,我这书里都是知识!以后都能用的到的!”

我瞪了瘦小子一眼,意思是说他 “妈的你快闭嘴吧,你意思是还想找个女同学实战?你要翻天啊。”

“怎么这么看我?我这书确实都是知识啊。”

说罢他打开书让我看。

我一愣,这破厚书原来是讲历代铜钱的书,叫古钱目录,华光普主编的,前几年我也看过,行里人都叫“华普”,是铜钱收藏的入门级读物。

“臭小子你不写作业!天天看这破书!还把我给你的零花钱都买了破烂儿,别以为我不知道!”大姐举起来棍子又要打。

我乐开了花,这瘦小子怎么跟我当年一模一样,天天不务正业,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可能我当年比他还淘?我十二岁就想着怎么造假了,我用水彩笔在我奶吃饭的碗底下写了“大清乾隆年制”,写好后又用蜡烛烤,最后埋到了院里苹果树底下。我奶吃饭找不到碗了,问我看见了没,我说我不小心打碎了,扔了。

我劝下了大姐。

瘦小子以为找到了知己,硬拉着我去参观他的收藏。

他屋里收藏了几十件破胆瓶,大罐子,破碗破盆等,品种很多。

过了几分钟,他又抱着一个抽屉过来给我看,满满一抽屉老铜钱,还有一个袁大头。

“怎么样哥,你看看,这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藏。”

我大致扫了一眼问 “从哪儿搞来的,你花钱买的?”

“不啊,我哪有钱,这都是同学家里的,他们不要,都给了我了。”

“哈哈!好小子,有一手。”

“你懂这些东西吗?”

他摇头。

“我告诉你,那个瓶子是浅绛彩,民国前期的,不信你把瓶子转过来,背后一定写有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四个年号之一。”

他跑过去看了,马上说 “神了!写的乙丑年!大哥,你看都没看是怎么知道的!”

我笑着说我根本不用看,另外,那几个青花盘子,你翻过来,底下是不是都有个很潦草的青花款。

“是啊!有!”

我解释说 “这类款都是花押款,不是官窑款,因为画工对不上,这都是当年器物的时代特征。”

“那这个呢哥,我看书上说这种釉色是茶叶末釉中的蟹甲青,对不对?”

“别乱看书,什么蟹甲青,就是个大咸菜坛子,你没刷干净,刷干净了就不是这颜色了。”

“哦,那你看我收藏的这些铜钱。”

我扒拉了两下,说不错。

其实东西都很普通,至少我眼里是看不上的。

哪想到,瘦小子突然给我跪下了。

他抱着我脚,大声道 “师傅!你收我当徒弟吧!我看出来了你是个高手!你有本事啊师傅!”

“放开!你搂我脚干什么!”

“不放!你不收我当徒弟!我是不会放手的!死也不放手!”

“握草,你才多大,脸皮怎么比我还厚?”

“师傅你就收下我吧!”

他使劲蹭,把鼻子都弄我裤腿儿上了。

“行了行了,起来。”

他毫不犹豫,立即给我磕了三个头,砰砰砰的磕。

从那时我就看出来了,此子非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定能化茧成蝶,飞出山村。

“师傅,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我叫项云峰,你呢?”

“师傅我叫黄龙口,师傅你喝水。”他端来水递给我。

“嗯,这样吧,我看你收藏的都是瓷器和铜钱,这两样你选一样,我只教你一样。”

他犹豫半天说 “那就铜钱吧,瓷器都太贵,我买不起。”

“那行,不过我最多只能呆两天,能记下多少看你自己了。”

2005年,北铜(北宋铜钱普)还没编出来,北铜是08年才出来,我教他的也是从这里入手,因为北宋铜钱最便宜,几毛钱就能买到,但是其中有不少珍贵能捡漏的版别。

一直到北铜出来,这三年的信息差,就是他最大的本钱。

从白天讲到黑夜,从黑夜说到白天。

我把我知道的,我听说的,我了解的,都说给了他,他拿着写数学作业用的本子全记了下来,有不理解的会一直问我,当然,我也知无不言。

现在北铜中很多一级币或者名誉品,我们那时候都不那么叫,不过也差不了太多。

加起来,瘦小子应该记下了近百种一级币,因为当时手里没拓片和图录,大部分是我口述他想象,后来他还手画出来很多版别,和我脑海中的实物基本一致,从这能看出来,他有天分。

像是这些,大观通宝小平行书铜钱,熙宁通宝,熙宁重宝直读,绍圣通宝旋读,熙宁元宝大字昂宁,祥符元宝折十,天圣元宝折钱,天圣元宝寄郭版,明道元宝折钱,天喜翘尾通,景德元宝四笔元,景佑元宝草元等等等等,很多,字体也全部涉及到了,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等。

我还告诉了他钱币的鉴伪方法,包括改刻,翻砂,挖字,老铜新铸造等特征。

那时候瘦小子才十五岁,几年之后,他在北|京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连永州梅钱馆的梅梅也听说了“黄龙口”这个少年名字。

那时候,北|京报国寺钱币市场,来了六名小鬼子,这些小鬼子从各大钱币商店的钱堆里,专门挑直径27以上的太平通宝,宋元通宝,以及挑一些好字口的普通铜钱。

刚开始都没当回事,卖给小鬼子的都很便宜。

那时候,宋代母钱和个别宋代试铸样币的概念很弱,甚至很多商家还没有这个概念,小鬼子以一枚三五十块的价格买走了很多。

瘦小子就觉得这事儿不一般,是他最快研究出来了有“宋原母”这个概念。

他和小鬼子对着干,孤掷一注,砸了几十万进去,硬生生把市场上一些原本卖五十块的铜钱,价格拉到了一万块以上!

气的那些小鬼子收藏家上蹿下跳,七窍生烟,因为这事儿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他们就捡不到漏了啊。

虽然如今报国寺已经没地摊了,但凡是早年间知道这件事的,无不对一个叫黄龙口的少年比一个大拇指,在说上五个字。

“黄先生牛逼。”

北派盗墓笔记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