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深山里的大磨盘

看我们人都出来了,马道长大喊了声 “妖精人多势众!此地不宜久留!待老道我去喊师弟过来降妖除魔!”

马道长把桃木剑斜插到裤裆上,三步一跳向前跑。

最后回眸一笑,消失在了夜色中。

关于小萱,我还有事要问他,想去追,不料试验田主人郭庆忠拦住我说 “别追,你追不上道长。”

“他现在这个状态,跑了没事儿?多久回来?”我问。

郭庆忠摇头苦笑 “你们刚来不知道,我都习惯了,道长每次一炮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不回来,然后说不准,哪天自己又回来了。”

“那道长他吃什么?”我问。

“瞧你这话说的,大山里会缺吃的?道长不但吃的好,还往回给我带东西呢,上次我正在练功,他把一只死豹子扔在了院里。”

“豹子!”

“是豹子,还是包子?”

“当然是豹子,难道你见过重200斤的包子?”

“那这么说,你还吃过豹子肉?还练过功?也是八部金刚气功?”

他小声说 “别跟人乱讲,吃豹子犯法的,其实就跟兔子肉一样,发酸,不好吃。另外道长确实教过我一点八部金刚功,不过我练了两天就不练了。”

“怎么不练了?有副作用?”

他苦笑说 “有没有副作用不清楚,反正练功的那半个月,我血压很稳定,一直保持在260没降下来过。”

第二天上午,我们离开了试验田这里,郭庆忠帮我们灌满了水,还叮嘱我们说 “各位,田里还有活忙,我就不送了,你们想住宿的话欢迎随时过来,对了,你们要是看到道长的话,告诉他一声,让他早点回来。”

告别了他,又走了一天半,真正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我隔老远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

老福朝前望了望,回头说 “在往前就到独龙河了,那里水很急,而且河水不能喝,所以之前我才让你们灌满饮用水。”

到了地方我一看。

水流很急,河面宽阔,河水微微泛黄,就跟农村地区的井水颜色一样。

我好奇问 “福叔,这水看着不脏,怎么不能喝了?”

老福说 “看着不脏,但就是不能喝,一喝准拉肚子,牲畜都不喝。独龙河以前叫毒龙河,有人做过研究,说河水里含的大肠杆菌对比正常饮用水,超标了足足三百多倍。”

豆芽仔惊呼道 “三百多倍!那还不一口把人毒死了!怪不得这河里连条鱼都看不到!”

造成这种状况有原因,一是雪山融化后水本来就脏,二是独龙河最上游是藏民活跃的放牧地,各种动物粪便,生活垃圾等都丢到了河里。

到了下游,河水经过稀释后还“泛黄”,可能因为水里都是尿。

“别走了,先等等,”把头疑惑问 “福老弟,那里是个什么东西?”

“嗨,你说那个啊,那是大磨盘,不知道在这里放多少年了,我小时候就见过。”老福说。

就在独龙河边儿的草窝里,横躺着个巨大的圆形巨石,中间有孔,是掏空的。

风吹日晒久了,导致这圆形巨石表面坑坑洼洼,还长了层绿毛。

把头蹲下看了看,又伸手摸了摸巨石表面道 “这东西年代很早,山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磨盘?要多少头牛才能拉动它工作。”

“还有,为何磨盘上有这么多条凹槽?”

把头说的也是我刚想问的。

在磨盘表面,大概每隔几十厘米,就有一道凹槽,这些凹槽整整齐齐排列下来,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豆芽仔说 “把头我知道了!说不定这磨盘几百年前立在河里,通过水流带着,转动它工作。”

鱼哥马上否定他 “芽仔,你说的怎么可能,这东西目测超过三吨半重了,水流怎么可能带的动。”

把头环顾四周道 “这东西,是不是从哪个地方滚下来的?”

“王教授,别研究它了,咱们赶快赶路吧,明天才能到盆地那里。”

老福对大磨盘没兴趣,催促我们赶路。

“咦?你们快看,这是不是有字?”小萱突然有了发现。

“什么字?我看看。”

这一看。

就在大磨盘躺地上那一面儿的边缘位置,有几个文字露了出来,看不全,只能看到一些笔画,因为被压住了。

“要不想个办法,把它翻过来?把头,我包里有撬棍。”我说。

鱼哥立即说 “行不通,我们的撬......撬棍太短了,用不上。”

老福就在旁边,鱼哥差点说漏嘴。

他是想说 “我们撬棺材用的撬棍太短了”,还好鱼哥及时改了口。

把头想了个办法。

他让我们用铲子往地下挖,把边缘这一带掏空,然后头钻下去,朝上看。

这办法既省力又效率,只一点不好,容易把人压死。

看到铲子,老福惊讶问 “这就是洛阳铲吧?我在电视里见过,考古队就是用的这个。”

“是啊,我们队里经常用这个,没它不行。”我笑道。

很快挖好了坑,我上半身钻进去,然后费力的翻了个身。

那些字迹,我用手擦了擦灰尘,还是模糊的看不清,土太大了。

我冲外喊 “小萱,把你手电和小刀给我用下。”

空间太小了,接过来东西,我牙咬住强光手电,用小刀刮掉了厚厚一层泥土。

看清了。

“秦......秦凤路,钱什么局随行。”

中间那个字,我实在认不出来,磨盘底下就刻了这么一行小字。

我爬出来问 “秦凤路是哪里?康定这里有这个地名儿?”

老福摇头说不知道,没听说有这么个地方。

此刻把头眉头紧锁,眼睛死死盯着大磨盘看。

把头足足看了好几分钟,忽然抬头道 “我知道了,很久之前,西夏人经过了这里,丢下了这东西,这东西离路边儿近,是因为它当年是从马车上滚下来的。”

“云峰,你刚才看到的字,完整的应该是......秦凤路钱监局随行。”

“换言之,这东西不是农民磨粮食用的磨盘,只是外形像磨盘,它是文物,应该是晾范石。”

“晾饭石?”

豆芽仔看了看,疑惑问 “难道是古代人嫌饭太热,把饭倒这上头晾凉了在吃?”

“范!不是饭!”把头无奈大声说 “是钱范!”

豆芽仔仍旧摇头 “不知道,我只知道麦饭石,我老舅用过麦饭石水杯喝茶。”

“云峰,你怎么看,知道了没有?”把头问我。

我说不知道啊。

把头提醒我说 “秦凤路钱监所,是北宋时期,靠近西北的一所铸钱局。”

脑海中灵光一闪。

我猛的一拍手!

“我知道了怎么回事儿了把头!”

北派盗墓笔记来源更新